時間:2022-02-22 09:48: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道德與法治教學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信息化時代為人們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將其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對教師信息素養提出了嚴格要求。因為教師只有很好的將信息技術和教學結合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價值,提高道德意識與法治理念,為今后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必須要給予高度重視,重視信息素養提升。
一、道德與法治教師的信息素養內涵
現代化發展衍生信息素養,信息素養在后期學習、教育中得到提升,利用信息并對信息展開開發利用的能力與素養,其中包含信息常識、道德法治、情感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進行信息搜集、綜合、運用,這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信息素養。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師信息素養集中于以下幾方面,第一,信息意識。信息意識主要在于教師政治教學信息敏感性、重視性、教學主動性,教師對其掌握狀態可以從日常教學中觀察。具有較強信息意識的教師懂得主動的探究新的政治知識并主動參與,教學理念新穎,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第二,信息知識。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信息知識包含:計算機常識、應用、工具、信息源搜集。教師在搜集信息知識過程中重視道德與法治方面的知識,分析有關案例并與學生分享,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教學更具時效性。第三,信息能力。對于教師而言,信息能力指的是教師搜集資料、了解時事政治內容、準確的辨別能力、信息資料的整合,同時又能夠將其應用到教學中。此外,教師也自如運用信息并與道德法治關聯,有效運用信息進行信息創新,讓教學內容更加多樣,為后續教學奠定基礎。第四,信息道德。眾所周知,道德與法治即是社會倫理綱常,教師在信息整合、處理、應用時應掌握社會倫理綱常。應用信息過程中應注意語言積極向上、不可剽竊,對學生展開正確的思想引導,不散播虛假信息。教師作為信息道德的學習應堅決否定消極信息,主動對積極信息進行宣傳、加工,以生成有益于社會、學生的信息。教師應學會對不良信息的過濾,保證對學生道德知識的傳遞是積極的,有所裨益的,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學會判斷、分析信息質量??偠灾?,中學教師應有信息責任感、抵制信息污染,掌握信息倫理與道德,規范信息行為活動,主動融入到信息社會建設中。
二、道德與法治教學意義
道德與法治在實際教學中是有基本規律的,首先應清楚三個基本問題。第一,這門課是怎樣的課程;第二,課程價值意義在哪;第三,怎樣發揮課程價值意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在思想意識、認識上缺少對該課程的認知,課程價值理解不準確,有時該課成為單一的道德;課堂上只有德育活動;有時該課成為單純的學科課。筆者認為,首先,課程價值意義。道德與法治主要教育目標是學生,不斷的激發學生對未來的向往。道德與法治則是德育課程的基本價值,集中于兩方面,即做人、做事。做人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德性,是引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必備品格。這也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引導學生做人也就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與法律意識,做一個合格的公民,提高法治素養、提高心理品質。做事則是推動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做事”是一個有思維控制與指引的活動。從一個人的做事水平與效果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思維品質,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學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也強調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基于學生思維品質提高上來說,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也就是培養理性精神或科學精神。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應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進行自身成長、社會進步判斷與行為選擇。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提升辯證思維能力,成為有思想的中國公民,這也是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重視的。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
1.信息知識有待提高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衍生了各種豐富多樣的信息資料,將其應用到教學中存在一定困難,并且教師對信息知識掌握較少,對計算機操作不熟練、對于道德與法治有關信息詞匯不了解?;谶@一點看,教師應重視對信息知識的理解,提高專業水平。
2.信息運用能力較差
現階段,教學基本實現了信息技術的應用,不過根本總體教學水平看,教師信息操作水平不高。盡管部分教師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但由于信息處理不足而影響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或是應用計算機網絡教學,但教學效果并未達到理想效果,教學僅停留于教學資源重復利用,課間質量差,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這些都是由于教師信息運用能力差所導致。
3.信息意識差異
教師之間存在明顯差別,通常年輕教師對新鮮事物接觸能力較強,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高,但信息意識較差。一些道德與法治教師缺少政治教育關注,未深刻認識到信息教學的重要作用。而應用信息教學更多的是應付學校檢查或檢查,教師應用信息教育積極性不高,信息意識差,有待提升。
4.硬件設施不足
現階段,多數學校計算機機房只用于學生信息技術課,沒有通過機房閑余時間進行網絡條件下新的教學方法研究,硬件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且,計算機系統需要定期升級、更新、維護,多數學校因為資金有限而忽略計算機維護,長時間運行下導致系統卡頓,信息技術環境差。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無法有效應用,導致教師信息素養較低。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信息素養提高方法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應立足于多方面、全過程,例如,加強信息素養認知、建立和諧文化環境、提高基礎設置、完善信息素養評價體系等。為教師信息素養提高創造條件,為學生接收更好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奠定基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1.提高信息素養認識
第一,各校應認識到道德與法治教師信息素養提高的重要作用,提升教師整體水平,實現教學改革深化,激發教師教學主動性。學校對道德與法治教師進行系統培訓,提高教師信息意識、信息能力。第二,做好教師工作調配,讓教師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到學信息技術研究中。第三,教師自身也要意識到提高信息素養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價值,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提高自身信息素養,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教育學生。
2.創建和諧信息文化環境
將信息素養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工作中經常提及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作用,激發教師學習信息技術主動性,通過廣播、海報等形式宣傳信息知識,定期舉辦信息知識技能競賽。同時,制定激勵體制,激發教師學習興趣。此外,針對教師老齡化、信息素養低的問題,學校可以適當的提前教師退休年齡,對資源提前退休教師給予經濟扶持,有助于推動教師隊伍流動、更新。引進新鮮活力、擴大年輕教師隊伍,年輕教師對信息素養有一定掌握,有助于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更好的應用信息素養。
3.優化信息素養設施
為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學校應增加經濟投入,優化有關設施,如校園網、多媒體技術,等等。購買有價值的教學軟件,創建政治信息數據庫。為道德與法治教學提供良好的條件,為教師更好的教學與應用奠定基礎,實現優質教學資源風向。加大信息化硬件、軟件投入,結合經濟狀態配備現代化教學設施,創建校園網、多功能教室、電子閱覽室,為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提供物質基礎。此外,提倡教師應用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展開學習,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學科教學中。學校為教師提供學習材料、設施、創建學習交流機會從而為學習活動提供最大便利。
4.創新培訓理念,科學規劃培訓內容
基于信息素養提高上,教師培訓應以知識講解為核心,以努力培養為根本。第一,創新培訓理念,除了傳統基本知識與技能外應重視教師信息理念、情感意識、信息倫理道德培訓。第二,豐富培訓內容,包含多媒體操作、教學基本技能、課件制作、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等。把培訓內容融入至教學環境中,實現學有所用,讓教師能夠意識到培訓對教學的重要作用。第三,結合中小學現狀,結合自身所需展開培訓,提升培訓時效性。信息培訓應基于教育教學條件下,確保培訓工作有效性。日常培訓中重視信息意識、法律知識、信息道德學習,結合各人群特點展開培訓。
5.編制符合教師信息素養的評價標準
科學的信息素養評價有助于評價教師信息素養狀態,為教師信息素養提高明確了目標方向。新課程背景下為信息技術技術基礎技能與創新能力給出了明確要求,對教師信息素養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對此,各校應根據地區條件逐步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制定適合的評價標準,便于教師對自身信息素養水平的定位,激發主動性,積極的投入到信息素養學習中。
四、結語
現代化背景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走入了信息化社會,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融入我們的生活中。信息化環境下,社會對人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而傳統的教學形式也已經落后現代教育教學。教師應不斷的提高信息素養,才能更好的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養人才。
參考文獻:
[1]鄭鳳儀.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結構特色探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8,(17).
[2]李桐.小學一年級教師實施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調查研究[D].聊城大學,2018.
[3]周楊.大學生思想道德與法治素養培育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8).
[4]陳光全,鮮于文珍.奏響道德與法治價值教育的強音———道德與法治課程價值性的深度思考與實踐創新[J].中小學德育,2018,(04).
[5]王瑛.整合融通,重建美好德育生活———基于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施現狀的思考[J].中小學德育,2018,(03).
[6]沈曉敏.堅守德育課程改革初心———道德與法治課程基本理念研析[J].中小學德育,2018,(02).
[7]鄭晴晴.優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05).
作者:童紹珍 單位:昆明市官渡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