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檢整改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19 00:54: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食品抽檢整改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食品抽檢整改報告

篇(1)

本次省級監督抽查的產品品種、檢驗項目、承檢單位、完成期限詳見《食品生產企業省級監督抽查方案》。

二、抽樣檢驗

(一)抽樣時,抽樣單位應嚴格按照省局制定的新版《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定期檢驗/復查抽樣單》格式,真實、完整地填報受檢產品、受檢單位等信息,不得漏填。

(二)受檢生產企業應簽訂承諾書,并簽字蓋章后由抽樣單位匯總分別上報下達任務的省局食品處、設區市局監督(食品)科(處)。

(三)抽取樣品應向受檢單位支付樣品買樣費并索取正式憑證。

(四)對治理“餐桌污染”專項抽查中已抽檢的我省獲證食品生產企業,所抽檢樣品同時作為省級監督抽查檢驗用樣品,不再重復抽樣。

三、結果判定

(一)檢驗項目有一項及一項以上不符合相應產品標準要求的,即判為:抽查該批次產品所檢項目綜合判定為不合格,不合格項為:不合格程度為嚴重(/一般);反之即判:抽查該批產品所檢項目綜合判定為合格。不合格產品的檢驗結果應經生產企業確認。

(二)檢驗項目不合格程度按國家質檢總局年第83號公告公布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定》中相應產品的規定進行判定。對總局未制定監督抽查規范的部分抽檢產品,承檢機構應根據檢驗項目制定監督抽查實施細則,報省局食品處批準后,按細則規定進行判定。

四、結果報送

(一)各承檢單位應按《方案》規定的期限要求,分別于月日、月日前完成省級監督抽查任務,并分批將《監督檢驗統計表》、《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匯總表》、《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匯總表》、不合格檢驗報告、抽樣單及種類產品質量分析報告的紙質材料和電子文本報送省局食品處。

(二)各承檢單位應嚴格按照省局規定的產品類別,填報《監督檢驗統計表》。檢驗結果應錄入檢驗填報系統(單機版),并按規定期限要求同時上報XML文件。

(三)對檢出非食用物質和致病菌等高風險項目以及可能嚴重影響加工食品安全的問題,應在檢出后第一時間上報省局食品處。

(四)未經省局同意,有關檢驗結果不得擅自對外公布。

五、不合格后處理

(一)不合格企業的異議復檢、整改復查工作由各設區市局負責,有關處理情況應及時上報省局食品處。

(二)對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除對不合格產品生產單位依法進行查處外,相關設區市局還應向當地政府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通報,并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檢驗機構等召開質量問題分析會,開展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宣貫,督促企業落實整改。

六、其他事項

篇(2)

法律福音:修改后的第六十三條規定: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處于無業狀態的城鎮常住人員,可以到常住地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

修改后的第六十五條規定:失業登記的范圍包括下列失業人員:“(一)年滿16周歲,從各類學校畢業、肄業的;(二)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各類用人單位失業的;(三)個體工商戶業主或私營企業業主停業、破產停止經營的;(四)承包土地被征用,符合當地規定條件的;(五)軍人退出現役且未納入國家統一安置的;(六)刑滿釋放、假釋、監外執行的;(七)各地確定的其他失業人員。

修改后的第六十六條規定:登記失業人員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注銷其失業登記:(一)被用人單位錄用的;(二)從事個體經營或創辦企業,并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三)已從事有穩定收入的勞動,并且月收入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四)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五)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六)入學、服兵役、移居境外的;(七)被判刑收監執行的;(八)終止就業要求或拒絕接受公共就業服務的;(九)連續6個月未與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聯系的;(十)已進行就業登記的其他人員或各地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眼觀象:擴大就業服務人群,適應城鎮化新常態。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檢驗不合格,立即封存,暫停生產!

2015年2月1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該《辦法》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配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食品生產經營者收到不合格檢驗結論后,應當立即采取封存庫存問題食品,暫停生產、銷售和使用問題食品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風險。

法律福音: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承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樣任務的機構和人員不得提前通知被抽樣的食品生產經營者。

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抽樣人員可以從食品生產者的成品庫待銷產品中或者從食品經營者倉庫和用于經營的食品中隨機抽取樣品,不得由食品生產經營者自行提供樣品。

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收到監督抽檢不合格檢驗結論后,應當立即采取封存庫存問題食品,暫停生產、銷售和使用問題食品,召回問題食品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問題發生的原因并進行整改,及時向住所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相關處理情況。

篇(3)

(一)檢查對象

轄區內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

(二)檢點

企業生產環境、生產車間、生產設備、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包裝材料、出錯檢驗、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等環節。特別是要認真開展塑化劑監督檢查,嚴厲查處無證生產銷售行為、不具備必要條件生產、不按標準組織生產行為和產品質量不合格行為。確保食用植物油安全。

(一)認真開展塑化劑排查工作。組織開展對轄區所有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進行塑化劑專項監督檢查。檢查內容;一是食品接觸材料,重點是食用油生產的管道、設備、容器及包裝材料,包括瓶蓋、墊片等是否使用含塑化劑的食品接觸材料;二是食品原料,重點檢查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是否落實食品原料進貨查驗制度,對原料(油料、毛油、成品油)中塑化劑污染是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三是食品添加劑,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嚴格按照(GB2760)規定食用食品添加劑,特別是不得在芝麻油等食用植物油中使用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劑。

(二)嚴格檢查企業的生產條件。檢查企業是否具備食用植物油生產必備條件,企業廠區環境條件和生產設備及衛生狀況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組織生產等。

(三)嚴格檢查企業生產加工記錄。結合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工作,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建立銷售臺賬,是否落實并建立進貨查驗制度、生產過程控制制度、出廠檢驗制度、不合格產品管理制度、不合格品召回制度、投訴受理制度和風險管理制度,相關記錄是否完整規范,要嚴格考核企業是否具備出廠檢驗能力并認真開展出廠檢驗工作,嚴禁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出廠銷售。

(四)嚴格檢查企業資質的合法性和一致性。重點檢查企業生產許可證是否在有效期內,生產條件、生產工藝和檢驗手段等是否發生變化,如果發生變化是否按規定報告并辦理變更手續;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名稱與營業執照名稱是否一致;企業實際生產場所、生產產品范圍是否與食品生產許可證內容一致。

(五)嚴格檢查企業依法生產經營情況。重點檢查企業標識標注內容,企業事業標注情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和培訓工作,特別適應植物油分裝盒委托加工企業是否按要求進行明示。

(六)開展專項質量抽檢。在專項檢查期間,我局將對食用植物油的產品質量進行一次專項抽檢,抽檢范圍涵蓋全縣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的所以產品,主要針對塑化劑和定期監督檢驗質量項目進行檢驗。

(一)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安排部署。各所要充分認識當前食用植物油中塑化劑污染等質量嚴重問題,要做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盡職履責,扎扎實實搞好食用植物油生產專項檢查行動。

篇(4)

通過繼續推進“校園衛生健康行動”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監管,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校長負責制,及時發現和消除學校存在的衛生隱患,切實保護青少年健康權益;同時,進一步完善“兩員共管,全程監督”的學校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積極探索學校衛生安全評價體系,創新學校衛生監管模式,提升學校衛生監管水平。

二、整治范圍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包括幼兒園,以下同)食堂及校內其它餐飲單位、副食品店,學校自備水、直飲水等飲水設施的衛生安全及傳染病防治等工作。重點檢查*專項整治中要求整改的學校、農村學校、民工子弟學校及近兩年內發生過食物中毒、飲用水污染事件和傳染病疫情暴發事件的學校。

三、工作重點

(一)學校食品衛生

學校要加強學校食堂(包括承包的食堂)衛生安全管理。學校食堂要嚴格食品原料采購索證和建立臺賬制度,食堂使用的所有食品原料必須定點采購,并做好進貨登記及進貨憑證的粘貼,嚴把原料采購關。同時,學校食堂要建立、完善并落實消毒劑、殺蟲劑、滅鼠藥、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品的保管、使用衛生制度。

縣衛生監督所要根據省衛生廳《全省十小行業小餐飲衛生整治和規范工作計劃的通知》要求,督促學校食堂按照有關要求,加大硬件設施投入。同時,在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的基礎上,引導推廣“五常法”管理理念,到年底10%以上的學校食堂通過B級以上評審。

各學校要根據《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的要求,加大對學校食堂、供水設施的改造力度,特別是社會辦托幼機構要改善食堂衛生設施;落實學校食品衛生安全校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原材料索證索票制度、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機制、學校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

(二)學校飲用水衛生

學校要加強生活飲用水、自備水和二次供水的衛生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檔案。要切實解決學生在校飲水問題,提供開水或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要加強對自備水源、二次供水、供水設施及管道的防護和管理,落實清洗消毒措施。自備水源應經衛生部門檢測合格后,方可作為供水水源。使用直飲水設備或設施的學校應向生產企業或供貨商索取衛生部頒發的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同時,要定期對供水設施(含桶裝飲水機、水處理裝置)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確保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縣衛生監督所要對使用自備水源的學校進行專項檢查,開展開學期間學校自備水抽檢,農村學校抽檢率不低于30%。開展學校直飲水水質監測,監測率達100%。同時,對使用直飲水設備或設施的學校開展監督檢查,登記其直飲水設備品名及類型、生產企業和供貨商名,并檢查直飲水設備是否有有效的衛生部衛生許可批件及相關水處理裝置清洗、消毒、更換等情況。

(三)學校傳染病防治

學校要加強傳染病防治管理,完善入學(園)預防接種和兒童健康檔案查驗制度,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并切實落實晨檢和因病缺課學生登記上報制度。同時,要積極有效地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教工作,提高傳染病的群防群治能力。

衛生與教育行政部門聯合,重點檢查傳染病疫情監測與報告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有無專人負責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疫情報告流程是否暢通及時,有無學生健康檔案等。檢查轄區內不少于10%的學校,重點抽查農村中小學,尤其是寄宿制學校。

(四)學校醫務(保健)室

縣教育局負責加強學校醫務(保健)人員隊伍的建設和管理,統籌考慮醫務(保健)人員編制,督促學校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等要求設置醫務(保健)室,配備醫務(保健)人員,確保學校衛生工作的有效開展。

學校要按照有關規定設置醫務(保健)室和配備醫務(保健)人員。同時充分發揮醫務(保健)人員作用,做好學生衛生保健、健康教育和衛生宣傳及傳染病和常見病的防治等工作。

縣衛生局負責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消毒管理辦法》等對學校醫務(保健)室進行監督檢查。依法規范傳染病報告、管理以及醫療機構執業行為。

四、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7月上旬):動員部署階段。

制定“校園衛生健康行動”專項整治方案,召開學校負責人會議,認真宣傳貫徹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性,明確專項整治工作目標、整治范圍和工作重點。

第二階段(7月中旬至9月上旬):專項整治階段。

衛生與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監督力量,對所有學校開展衛生監督檢查,督促學校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機制;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責令學校限期整改;對檢查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學校堅決依法處理。

第三階段(9月上旬至中旬):整改提高階段。

教育行政部門督促指導學校落實衛生部門提出的衛生監督意見,各學校對專項整治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積極整改,衛生部門對學校整改落實情況進行技術指導和跟蹤。

第四階段(9月下旬):總結驗收階段。

衛生和教育部門對各學校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對沒有認真整改或整改后仍未達到相關衛生要求的學校,按《食品安全法》進行嚴厲查處。

五、工作要求

(一)全縣各中小學校(幼兒園)要充分認識當前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衛生工作納入到學校工作計劃,建立健全衛生責任制度。各學校要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實施方案,積極部署,落實相關制度和措施,密切配合,確保學校衛生安全。

篇(5)

為了保“州慶”期間食品安全,我局按省、市局和縣政府的要求,切實強化獲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日常質量安全監管,督促獲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強日常巡查和突擊檢查,提高食品安全隱患發現率,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幫助企業整改。二是加強企業生產檔案記錄管理。督促企業建立進貨臺賬和銷售臺賬、進廠檢驗等原料管理制度,確保原料合格,對有不良記錄的企業加大日常巡查頻次和力度。三是嚴禁企業使用非食用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質生產加工食品,加強對此類違法行為的風險預警和預防。四是督促企業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出廠檢驗把關,確保合格產品出廠銷售,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二、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要求,我局采取了加大宣貫力度、加強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加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宣傳力度,強化對食品生產企業的宣貫。我局組織所有獲證食品企業的管理、檢驗、采購等方面人員,分期分批集中開展了以《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等方面的學習培訓。通過學習,使企業負責人更加明白了自己是食品安全的主要責任人,企業是食品安全責任主體,增強了企業的法制意識和責任意識。

三、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管,確保城鄉結合部和農村食品安全

為確保全縣生產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我局全力開展“州慶”期間食品安全大檢查活動,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工作單位的巡查和監督檢查力度。成立以領導帶頭的“州慶”食品安全檢查小組,以明月鎮為重點區域,精心部署,明確分工,措施具體,責任到人,切實把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實處。

活動期間集中開展對全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的檢查排查工作,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0多人次,檢查企業小作坊30家,食品獲證企業10家。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全過程監管制度,嚴格執行進貨檢查驗收、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和出廠檢驗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以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經檢查有5家企業無法提供部分從業人員的健康證,經我局和企業雙方的共同努力,已整改完畢。

四、加強節前食品的專項抽查,確保節日期間食品質量安全

篇(6)

一、強化責任,精心安排部署

在收到縣食安辦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通知后,按照鎮領導的重要批示,我所積極行動,認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領會文件精神。一是制定了《xx鎮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范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任務,采取強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實深入地組織開展好專項整治行動。對轄區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頓治理行動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安排部署。二是成立了永寧鎮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范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副鎮長xx任組長,食藥監所副所長xxx任副組長,食藥監所專干xxx、xxx、xxx和各村食藥安全聯絡員、協管員、信息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二、宣傳發動,營造整治氛圍

專項整治工作總結報告為全面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使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范專項整治行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嚴厲打擊農村市場假劣食品,切實保障農村食品安全的高壓態勢。積極組織各村駐村干部和各村食品安全協管員、食品安全信息員、食品安全聯絡員對轄區群眾進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宣傳。提高群眾的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最大程度地杜絕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在農村市場流通、傾銷。

三、突出重點,深入市場整治

我所執法人員深入對鎮區的農貿市場、超市、食品流通單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生產小作坊等進行集中檢查。一是全面清理農村食品批發、零售者的經營主體資格,重點對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無食品生產許可、無食品標簽的五無食品違法行為和無證無照、無合法來源、違規濫用食品添加劑等生產經營行為進行了仔細檢查,二是嚴格落實食品經營主體責任。監督食品批發商、零售商嚴把進貨關,督促其切實做到不進、不存、不銷假。全面規范農村食品市場。三是對工作人員健康證、環境衛生、各種記錄、購銷票據等進行檢查。

四、專項整治,監管卓有成效

通過本次四打擊四規范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加強了我鎮食品監督執法管理機制,促進了食品流通單位、餐飲服務單位和食品生產小作坊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從業主體質量安全意識和誠信意識增強,食品兒童食品和校園及周邊食品問題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質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總結【二】 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它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公共安全問題。為提升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和信心,促進全縣食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今年以來,我局按照完善監管體系,創新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提高監管效能的工作要求,圍繞保障食品安全這個中心,認真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排查,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餐飲服務經營秩序進一步規范,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一、宣傳創新,營造全民共同參與良好氛圍

加強與本地電視臺的溝通聯系,開設食品安全專欄,以情景短劇、知識講座等為題材滾動播放,面向全社會進行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讓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家喻戶曉,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引導公眾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管,攜手共治,全社會共筑食品安全的銅墻鐵壁,共建和諧家園,實現全縣人民舌尖上的中國夢。

二、創新監管,切實保障公眾食品安全

(一)防患未然,監管于服務中

監管保安全,服務促發展。本著對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負責的態度,積極消除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隱患。發動監管人員時刻留意市面門面裝修,告知有意經營餐飲服務的業主合理規劃布局,如壇同初級中學學校食堂、合流中學學校食堂、梓園大酒店、澤達大酒店建設規劃初期,我局工作人員提前介入,對廚房、就餐場所的合理規劃布局提出建議,與學校及餐飲服務單位交換意見,采取現場指導的方式,對不規范的布局提出整改要求,并采取回訪的方式,督促整改到位,防患于未然。目前,我局抓住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單位的契機,以梓園大酒店、澤達大酒店為依托,在全縣范圍內打造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單位,梓園大酒店已被評為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單位,澤達大酒店已通過**市初步驗收,創建工作正有條不紊的開展。

(二)以人為本,約談配合監管

篇(7)

(二)食品餐飲監管方面,2015年1月至5月,共出動執法人員253人次,車輛53車次,檢查私立幼兒園食堂94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28份;檢查學校食堂80家,下發責令整改通知31份;檢查各類經營火鍋餐飲食品的餐飲單位25家,場審20家;快檢樣品102份,抽檢送檢樣品39份,專項抽檢31次,風險監測28次,培訓從業人員5期212人次,受理食品餐飲服務許可申請73件,辦結44件。

(三)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方面,2015年1月至5月,共對32家醫療機構進行了日常監管;協助市局完成10藥店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查處了3家藥品經營企業超范圍經營藥品;完成藥品抽檢9個批次;組織召開____區轄區藥品經營企業換證會議,共有78家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四)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方面,2015年1月至5月,共出動執法人員66人次,檢查保健食品經營戶63戶,化妝品使用經營戶73戶,下發責令整改意見130份;對12戶申請(變更)食品流通許可證的保健食品經營戶進行現場核查;進行保健食品抽檢5批次、化妝品8批次;.完成1例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監測任務。

(五)食品藥品立案查處方面,2015年1月至5月,共立案16起,其中餐飲服務環節3起,食品流通環節8起,藥品經營環節5起。目前辦結7起,其它在調查處理中。

(一)設立鄉鎮食品藥品監管片區,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綜合監管

為加強食品藥品綜合監管,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切實解決我區目前各鄉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人員缺少、履行監管工作職責難的實際問題,今年1月,我區把24各鄉鎮(街道辦)分成東、西、南、北、中等5各片區,每個片區任命一人為片長,負責組織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目前各個片區已獨立開展監管工作20多次,切實把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延伸到了鄉村。

(二)在鄉鎮政務服務大廳設立服務窗口,把食品藥品行政審批延伸的基層

為方便群眾辦理食品藥品行政許可,今年5月,我區在鳳凰鎮服務大廳設立了食品藥品行政審批服務窗口試點,主要職責是收集申報辦理食品藥品行政許可的材料,并進行材料初審。計劃于今年10月份在全區所有鄉鎮鋪開。

(三)在食品餐飲服務環節推行推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提高餐飲監管執法效能

加快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工作,不斷提高餐飲監管執法效能,促使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整體上一個臺階,今年10月,我區132家持證餐飲服務單位,94家學校食堂中,10家將首先推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

(四)食品藥品安全日常監管、專項行動與培訓提高工作同步進行,確保轄區食品藥品安全

今年上半年,我區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面共開展了4次專項行動,分別是白酒專項整治行動、兒童食品和校園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酒店化妝品專項整治等,在開展專項整治活動過程中,同時開展日常監管,做到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同部署、同安排、同開展。為提高食藥監管人員的監管業務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區在食品藥品監管方面,舉辦了2期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業務培訓班,全體食藥監管人員60多人參加了培訓,此外還派出20人次參加自治區舉行的各類業務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

(五)建立完善了

我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加強了食品安全事故處置能力今年1月,我區制定完善了《來賓市____區一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并引發執行,確保了快速、有序、高效地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食品藥品監管執法車輛配備不足,影響監管工作的開展,目前,我區在食品藥品監管方面,還沒有配備執法車輛,監管單位租用了3輛民用車用于執法,并且現在租用車輛使用年限較長,維修高,存在安全隱患。

(二)____區轄區食品藥品監管對象點多、面廣、線長、監管難度大,加上人員未完全到位,鄉鎮所在崗執法人員只有1-2名,目前雖然成立了片區,但是運營起來比較困難。

(三)單位成立時間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執法技巧和實戰經驗有待提高。

(四)食品藥品經營企業普遍存在未建立完善索證索票制度,食品藥品安全意識淡薄。

(一)組織食藥監管系統人員認真學習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通過學習新法,熟悉法律條款,為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結合開展工作實際,開展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工作,提高從業人員對新法的認識,強化食品生產經營業主的責任意識,促進知法守法、依法經營。

(二)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和各類專項檢查,規范經營單位的經營行為,加大對食品藥品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責令后仍不整改的單位堅決立案查處。

篇(8)

2015年,XX市人大財經委通過走訪、調研發現,財政部門組織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按照“誰用款、誰擔責”原則,要求部門、單位對項目支出開展績效自評,財政部門對自評質量進行評估;二是財政部門選擇一些重點專項和投資項目,委托第三方開展評價。這兩種評價方式,都是屬于政府系統內部評價。績效評價工作年年搞,年年發現問題,但成效不理想。

為了深化預算監督,提高監督效果,XX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財政專項支出第三方評價工作探索。

二、實施情況

由人大牽頭組織的對財政專項支出績效實施第三方評價,沒有現成的經驗可資借鑒。XX市人大常委會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以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方案:

(一)組織框架

1.市人大財經委。牽頭組織第三方評價工作。主要職責是:提出評價工作原則,選擇評價項目(專項資金和政府投資項目),確定評價機構,跟蹤督促評價工作,初審評價報告,向市人大常委會或主任會議報告評價情況,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和主任會議的要求,督促評價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

2.財政部門。協助評價工作。提供專項資金和項目清單、預算安排、績效目標等信息。根據評價結果,落實整改工作,完善專項資金管理政策,調整預算安排。

3.資金管理(使用)部門。根據評價工作需求,提供政策依據、項目和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務核算資料等信息,配合評價工作;按要求整改問題。

4.評價機構。根據委托協議,獨立開展績效評估,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評價報告。

(二)工作流程

1.?選定評價對象。市人大財經委根據財政部門提供的項目信息,選擇有代表性的專項資金或政府投資項目,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確定評價項目。

2.?確定評價機構。市人大財經委根據項目特點,選擇中介機構(列入政府采購范圍的),簽訂委托評價協議,確定評價機構。

3.?歸集評價信息。評價機構根據委托協議開展調研,歸集評價信息;財政部門提供財政專項資金信息,包括預算安排和資金支付情況;項目實施單位提供項目實施情況和財務信息。

4.?設定評價指標。評價機構提出評價指標體系。市人大財經委牽頭,組織評價機構、財政部門、專家和資金使用單位負責人,對評價指標進行討論,提出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評價機構確定指標及權重。

5.?實施評價工作。評價機構獨立開展績效評價。評價工作后完成,向市人大財經委提交評價工作報告。

6.評價結果應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或常委會聽取和審議評價結果,提出整改意見,并向市政府反饋。市人大財經委督促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落實整改措施。

三、取得實效

2016年至2017年,XX市人大常委會完成了“金品小區保障性住房建設”“2014-2015科技創新支出”“2014-2015食品藥品和產品抽檢專項資金”“迎賓大道入城口景觀改造”“2016年度金融業扶持發展專項資金”“體彩公益金二次分配”等6個項目的第三方績效評價。2018年,“石門農墾場職工解困房建設”“市區三江六岸亮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補助”等4個項目的績效評價正在進行中。

XX市人大常委會探索政府財政支出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直接效果:推動預算審查監督由程序性審查向實質性審查轉變,提升了人大預算監督的有效性。

第三方評價,使預算審查監督由程序性審查向實質性審查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提高了預算監督的有效性。2016年評價的三個項目,評價發現了“金品小區保障房建設”存在建設周期過長、準入審核力度不夠、公共租賃房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科技創新支出”存在缺乏明確的績效目標、科技創新資金安排的統籌性不充分等問題,“食品藥品和產品抽檢專項資金”存在績效目標不明確、有關部門職責不夠明確餐飲環節抽檢薄弱等問題。2017年評價的三個項目,“迎賓大道入城口景觀改造”存在一些子項目審批程序不到位、無預算先列支、綠化工程反季節施工等問題,“體彩公益金二次分配”存在目標不明確、制度不健全、資金使用率低、考核力度不夠等問題,“金融扶持專項資金項目”的子項目“對商業銀行的考核獎勵政策”沒有法律依據、績效差、獎金發放不規范等問題。根據評價發現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要求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整改,并報告整改結果。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都進行了認真的整改,市政府取消了對金融機構的考評獎勵辦法,每年500萬左右的獎金預算不再安排;市體育局修訂了體彩公益金資金分成管理辦法,成立了財務核算分中心,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支出,引來許多單位前來取經;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建設局、市質監局等部門都根據評價結果和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加強了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政策。

(二)延伸效果:推動了績效評價工作由政府主導向人大主導轉型,提升了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的規范性。

XX市人大引入財政支出第三方評價,引起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市政府根據評價發現的問題,要求有關部門舉一反三,對所有財政專項資金進行清理,優化支出政策,把績效考核作為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加強績效管理。市財政局加強了績效管理處的力量配備,加大了績效管理的工作力度。各部門、各單位更加重視資金使用績效管理。2018年四個項目評價尚未完成,有關部門就積極主動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想方設法提高資金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篇(9)

總體情況:本次抽檢3類食品252批次樣品。其中,茶葉及相關制品43批次,合格43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33批次,合格33批次;肉制品176批次,合格176批次。產品合格信息詳見附件。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公布20xx年第1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了5類食品的監督抽檢。為保證廣大消費者的消費知情權,現將抽檢信息通告如下:

本次抽檢5類食品219批次樣品。其中,淀粉及淀粉制品11批次,全部合格;方便食品32批次,合格31批次,不合格1批次;蜂產品64批次,全部合格;糧食加工品60批次,合格59批次,不合格1批次;飲料52批次,合格50批次,不合格2批次。

一、不合格樣品具體信息如下:

1.淮南古陽國際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經銷的淮南同興堂牛肉湯飲食文化推廣有限公司生產的淮南牛肉湯(方便食品)(生產日期/批號:20xx/1/26),菌落總數(主食部分)千張:1300CFU/g。標準規定為750CFU/g。檢驗機構為淮南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

2.蕪湖南陵家祝面粉有限公司生產的特二粉(面粉)(生產日期/批號:20xx/9/6),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出值為2200g/kg。標準規定為1000g/kg。檢驗機構為譜尼測試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3.亳州市神康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的神康純凈水(生產日期/批號:20xx/7/6),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58CFU/250mL,113CFU/250mL,101CFU/250mL,128CFU/250mL,1CFU/250mL。標準規定為n=5,c=0,m=0CFU/250mL。檢驗機構為上海華測品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4.濉溪縣耩溝泉純凈水廠生產的純凈水(耩溝泉)(生產日期/批號:20xx/7/14),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2CFU/250mL,4CFU/250mL,1CFU/250mL,1CFU/250mL,5CFU/250mL。標準規定為n=5,c=0,m=0CFU/250mL。檢驗機構為淮北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

二、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依法進行調查處理,查明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

提示廣大消費者,購買食品時要通過正規可靠渠道并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要看清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等信息;查看真空包裝是否漏氣漲袋、有沒有變質;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凡購買不合格產品應停止食用,及時與生產企業或經銷商聯系。在市場上發現上述不合格產品請撥打12331熱線電話進行投訴或舉報。

青島食品抽檢不合格處置情況 11家企業吃罰單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日前收到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轉來的第四批國家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報告4份,山東省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報告7份,外省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報告1份,目前已全部依法處置。

市食藥局對處置情況進行了公示,公示的不合格產品涉及青島11家生產企業,不合格產品包括醬油、花生醬、海米、蘋果酒等12批次產品。

公示涉及的11家生產企業為:

青島食齋香食品有限公司、

青島星峰園食品有限公司、

青島樂味佳工貿有限公司食品分公司、

青島莎郎食品有限公司、

青島恩宏水產食品有限公司、

青島味鮮美釀造食品有限公司、

青島榕基偉業商貿有限公司、

青島澤香園農產品有限公司、

青島海馨茶業有限公司、

篇(10)

“我這里賣的豬肉都是從定點屠宰場進來的,都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驗合格證’,這樣我賣著放心,顧客買著也安心。”蟠桃宮農貿市場肉攤攤主張和平對前來檢查的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說道。

2月初,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呂勁松帶隊,對貴陽市蟠桃宮農貿市場蔬菜、油類、水產、煙酒類等攤位的臺賬建立制度進行突擊檢查,檢查發現大部分攤主都能根據要求完善臺賬制度。其中一位副食品攤主未能對銷售的包谷酒完善臺賬手續,檢查人員對其進行了嚴厲告誡。

據貴陽市南明區食品藥品監督局西湖路分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凡涉及畜禽肉類、豆制品、熟食、醬品、副食品等的相關商品必須記賬備查。一旦出現問題,通過臺賬即可以找到供應方,確保銷售的食品都能有源可溯。”

突出監管重點 守住安全底線

2014年,全省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產品包含小麥粉、大米、掛面、米粉、罐頭、月餅等25大類共51種食品,覆蓋了全省所有食品生產類別。抽檢了食品添加劑,食品香精香料2種食品相關產品。抽檢地域范圍覆蓋貴陽、遵義、六盤水、等9個市(州)、貴安新區1個新區及仁懷、威寧兩個省管市(縣)。

在6890批次食品抽檢中,實物抽檢不合格511批次,抽檢平均不合格率為7.4%。抽檢3080家小作坊的3568批次食品中,抽檢不合格257批次,抽檢平均不合格率為7.2%。

2014年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生產加工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圍繞“三重一大”,突出抓好重點工作,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嚴格落實白酒生產企業主體責任,探索建立并實行食品質量安全授權人制度,深入了解白酒企業生產、質量控制狀況,引導企業規范生產、管理并嚴厲打擊白酒質量違法行為。繼續將桶裝飲用水作為重點食品,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共檢查企業548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88份,出動執法人員1498次。

為防止食用植物油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嚴防企業用廢棄油脂、工業用油脂、泔水油、地溝油等作為食用油原料的違法行為,省食藥監局專門對全省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小作坊進行專項檢查,未發現以低等級冒充高等級的違法行為。

上一篇: 企業內審工作總結 下一篇: 計算機類職稱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一本一久本久a久久精品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最精品国产手机在线 | 欧美日韩成人一区精品高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