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護理服務措施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19 16:18: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優質護理服務措施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優質護理服務措施

篇(1)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186-01

本文將通過對2010-2012年婦產科39例已存檔的出現護理服務問題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找出造成婦產科護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并對如何加強優質護理服務水平給出一定的措施。在提高婦產科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的過程中,強化制度管理、抓好環節質量管理、提高專業護理水平等都起到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本次調查的主要對象是2010-2012年婦產科39例已存檔的出現護理服務問題的典型案例,并對造成護理缺陷的問題進行分析,計算出相應的百分比。

2 結果與分析

39例發生護理缺陷原因分類情況如下表所示:

盡管近年來我國醫院的總體的護理服務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小的方面的錯誤在婦產科還在所難免,究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還是由于婦產科繁忙、嘈雜的外界環境的影響以及受到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護理人員經驗不足等方面的影響,這些都是提升婦產科優質護理服務水平不可忽視的因素。護理服務作為一項服務性很強的工作,護理人員必須遵守相關的服務操作流程,嚴格做到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審查,確保姓名、床號、藥名、濃度、劑量、時間、方法等在護理工作中的準確落實[1]。

通過對于調查結果的分析和研究,護理缺陷中錯注、漏注、多注、接錯液體的誤操作占據最高,約占30.76%,它與發錯口服液、核對醫囑不認真所占比例之和所占比例高達61.53%,而這些誤操作的主要還是由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工作不認真,對于“三查七對”的實施不到位等引起的,所以強化婦產科的制度管理,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學習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護理服務作為一項專業性強、風險性高的工作,對于護理人員的工作素質、專業素養、臨床經驗等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加強對于新參加工作的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尤為重要[2]。

3 全面提高婦產科優質護理服務水平

3.1 強化制度管理

護理缺陷的產生和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技術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是究其本質,還是由于當前的婦產科的護理管理制度缺陷引起的,科室部門的管理不到位,責任不明確等都會造成護理人員的工作性不高,責任心不強,直接引起護理缺陷的產生。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護理的質量水平,首先要不斷的建立健全護理管理的相關制度和機制,貫徹落實“三查七對工作”。在婦產科的日常護理管理中,要在現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礎之上,增加更多的合理有效的相關制度保障細則,從而使每一項的護理活動都有章可循。同時還要不斷完善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制度和相關的激勵機制,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3]。

3.2 抓好環節質量管理

婦產科的護理本身就是一項復雜性高、瑣碎性強的工作,這就需要不斷的加強每一個護理環節的質量管理,找出護理服務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根據實際情況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規范服務流程,做好細節工作。比如護理服務工作中的病人的日常藥物分配和身體基本情況檢查工作,要準時準點,從備藥、配藥、分藥的每個細節出發,保證準確無誤,平時的檢查工作需要符合相關規定和標準,并認真做好病人的日常檢查結果的記錄工作,以嚴謹科學的態度為病人創造一流的服務,每一個環節,每一項注意點,都會對病人的護理和健康帶來重要的影響,護理人員絕不能馬虎大意,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一定要保證每一個護理環節的質量[4]。

3.3 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

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著婦產科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過硬的綜合素質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前提和基礎。護理人員既是護理的主要執行者也是護理的監督者,只有不斷的加強對他們的業務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才能保證護理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減少工作的失誤,提高護理的質量和水準。對于一些新參加到婦產科工作的護理人員,往往工作積極性都特別高,但是經驗卻很缺乏,他們渴望進步與發展,因此科室應該加強對于他們基本知識培訓,堅持“以老促新”的人員培養機制,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加強對于新的護理人員的培訓,還可以讓他們更快的了解和適應婦產科的護理工作,給他們提供一個溝通交流的機會和平臺,通過彼此之間相互學習,促使他們共同進步[5]。

4 結語

婦產科的護理工作對于病人的調養和后期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讓病人更舒心、放心,護理人員就得服務的更專業、更嚴謹,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降低護理風險,避免護理缺陷,將加強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措施落實到位,保證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艷,陳紅宇,付沫,等.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現場會的實踐與探討[J].護理管理雜志. 2007(07).

[2] 李平,田曉麗,高艷紅,等.我院規范聘用護士管理的實施方法與效果[J]. 護理管理雜志. 2006(04).

篇(2)

醫療護理服務模式的改變,讓人們對醫療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床護理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為加強醫院護理工作,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2010年衛生部在全國衛生系統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我科積極響應衛生部、醫院的號召,將“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到對患者的護理服務中,在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和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根據產科特點,于今年初制定了“用心服務女性,用愛呵護姐妹”的服務理念,為母嬰提供人性化、個性化服務,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體會如下:

1資料

1.1病員資料 2013年1月----6月,接受過個性化服務的產科孕產婦及其家屬300人次。

1.2個性化服務內容 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措施覆蓋母親、嬰兒。

1.2.1發放護士名片,并考核調查其的及時性、有效性。護士名片切實解決病員的需求,提升我科護理形象,增進護患友誼增加孕產婦對護士的信任感。

1.2.2加強護士的基礎護理,夯實??谱o理知識技能。讓病員切實感受到優質護理。

1.2.3免費為產婦行按摩、新生兒撫觸、新生兒水療等,并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一對一培訓產婦及其家屬護理嬰兒的能力。

1.2.4開展導樂分娩、助產士全程陪產、氣囊仿生助產術、無痛分娩分娩,減輕準媽媽分娩時的痛苦

1.2.5為患者及家屬提供針線,老花鏡,吹風等便民設施,讓患者及家屬感覺家的溫暖,貼心服務。

1.2.6分階段實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我照顧能力,根據孕產婦的特點及疾病特點,提供專業指導,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讓患者減少焦慮,更好的回歸社會充分認識生活提供生活質量。

2效果評價

篇(3)

婦產科門診作為醫療機構的一個窗口,主要負責女性病人的就醫工作,為快速開展檢查、診斷以及治療工作,并保證病人全方位以及全過程滿意,優質護理服務就顯得異常關鍵?,F將我院婦產科門診2013年1至12月收治的600例患者行優質護理服務措施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1200例,均為我院婦產科門診2013年1~12月收治的患者,年齡20~44歲,平均30.2±2.3歲。290例人工流產,280例患有陰道炎,540例孕婦,60例患有盆腔炎,30例屬于其他情況。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600例(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和對照組600例(給予常規護理),兩組間在年齡以及病情等方面相比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讓病人根據醫囑服藥,并按時做產前檢查;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服務:

(1)面帶微笑,用語應文明禮貌:用笑臉迎接病人,微笑著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用和藹可親的態度、誠懇親切以及文明禮貌的話語,主動找病人談心,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由于婦產科門診病人在接受治療時話題主要以女性生殖器以及性為主,部分病人覺得難以啟齒,不想詳談甚至不愿意讓別人知道,不少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態度非常敏感,不管哪種不良刺激均有使病人情緒發生變化的可能。所以應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做到對其人格的尊重以及維護,不泄露其隱私,以防護患沖突,要珍愛每位病人,將其視為親人,以使其感受到來自醫院的溫暖。

(2)開展各項檢查、治療開始前應認真告知病人需要注意的問題:婦產科病人都有難以開口的隱私,女人細膩的天性,使其極易感到焦慮、緊張以及恐懼,因此在病人開展各種檢查前,應先和病人做面對面交談,讓其清楚檢查目的以及治療過程,以消除思想顧慮,進而積極配合醫師開展治療。

(3)給予孕婦正確的保健指導:向孕婦講解保健知識并發放相關知識手冊。對其早、中以及晚孕期應做的檢查并相關注意事項進行指導,并讓其定期到醫院接受產前檢查。指導孕婦自數胎動,當妊娠晚期時應盡可能取左側臥位,以利于胎盤循環。若感不適(頭痛眼花、陰道出血以及胸悶氣促等),應第一時間到醫院治療。

(4)編制并且發放健康教育處方:針對婦科常見以及多發病進行健康教育處方的編制,并發給有關患者,如LEEP刀手術、宮頸炎健康教育處方以及女性性衛生、性傳播疾病健康教育處方等,同時大力宣傳病人所患疾病及其相關疾病常識以及婦女保健知識。可讓病人將這些書面宣教材料帶回家學習,抑或傳授他人。

(5)準備所需物品同時協助醫生開展手術:準備門診需要用到的物品(擴陰器、一次性中單、手術器械包以及手套等)。應確保檢查床以及診察臺的清潔,與此同時使用一次性臀墊,做檢查并在開展手術的過程中使用一次性擴陰器以及乳膠手套、不銹鋼器械所有病人用后均應給予高壓滅菌,每日用紫外線對室內做長達1小時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出現。協助醫生開展手術例如LEEP刀手術、無痛人流以及安。取節育環手術等。同時完成門診開展的檢查以及治療工作例如陰道沖洗上藥以及陰道鏡檢查等。對待病人應言語溫和,動作利落輕柔,最為重要的是要保護其隱私。醫護之間應該及時溝通,彼此尊重、幫助以及學習,力爭創建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

2 結果

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病人滿意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觀察組很滿意患者為480例(80.0%)、滿意患者為100例(16.7%),對照組很滿意患者為250例(41.7%)、滿意患者為160例(26.7%),即兩組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3 討論

門診是醫院以及科室的一個窗口,不僅是醫院醫德醫風的體現,而且是醫院精神面貌的展示,同時還是醫療護理技術的展現。優質護理要求護士認真對待每件事,用情和真誠對待每位病人。婦科門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降低了門診醫生的工作量,保證了較高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務質量,確保了醫療質量安全,有效處理了門診醫生一方面要維持秩序,一方面要向病人交代檢查需要注意問題以及解答疑問等難題,與此同時還減少了由于工作分心而引發的誤診以及漏診等問題和醫患矛盾,這樣醫生就能集中精力,最大限度發揮診斷水平。此外由此帶來的投訴也大大減少,病人滿意度得到極大提高,且醫護患關系和諧,因此門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是極其關鍵的。

由本組資料可知,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病人滿意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觀察組很滿意患者為480例(80.0%)、滿意患者為100例(16.7%),對照組很滿意患者為250例(41.7%)、滿意患者為160例(26.7%),即兩組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篇(4)

1.1一般資料 挑選心內科和內分泌科50張床位作為優質護理試點病房。增加護理人員5名,使床位護士比由原來的1:0.5增加至1:0.7。

1.2方法 統計2013 年 3~8月入院人數,及手術人數。明確一級護理人數,調查患者滿意度,陪住率等,明確口腔護理、會陰擦洗、床上擦浴等基礎護理工作量。

1.3 統計學處理 統計數據并進行數據錄入,數據分析采用 SPSS10.0 統計軟件,選取t檢驗及χ2檢驗等一般描述性分析。

2結果

在對護理人員進行合理化配置,工作進行合理化安排以后,試點病房陪住率由原來的64.8%下降到14.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要想做到優質護理服務,就必須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落實護理責任制,強化基礎護理。護理人員也應深入了解護理專業內涵[1],使護理服務水平得到整體提升。要想做到 "以患者為中心",就要做到將患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同時使服務成本得到控制、工作流程得到簡化,在此基礎上為患者提供滿意放心的優質護理服務。

3.1加強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服務的宣傳和學習 深入學習《護理條例》等相關文件,學習《衛生部關于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醫療損害責任"的相關內容,制作相應的宣傳資料,在醫院及病房的宣傳欄進行粘貼。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嚴格遵守相關條例,逐漸改變"要我服務"的傳統護理觀念,樹立"我要服務"的新觀念[2],將患者感受放在首位,以患者滿意為最終目標。試點病房科室的全體醫護人員都積極支持和參與,效果顯著。

3.2加深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服務內涵的理解,使護理服務品質進一步提高 優質護理服務除了做到傳統護理服務的要求,還要做到結合患者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因素,為患者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服務。優質護理服務不只是特定時間針對特定人員,更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需要融入到日常護理工作中才能更好地體現服務效果。另外還要突出基礎護理和重患護理,做好出院患者隨訪。

3.3是護理人員思想觀念進一步轉變,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 護理人員要認識到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基礎護理[3];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關心患者,提供以人為本的個性化服務。護理人員還需要認識到,加強基礎護理是將生活護理的工作從家屬手中轉移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通過給患者洗頭、洗腳這些簡單的工作深化基礎護理,從而貼近患者、觀察患者病情并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使患者住院始終都能感受到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3.4加強護理人員的管理,創新工作安排機制 加強醫護人員的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內容是優質護理的關鍵。做好優質護理服務的①明確護理責任,改變傳統的護理工作模式,實行護理分組,責任到人的新管理模式[4],使分工清晰,責任明確;②要規范服務流程,完善服務制度。③結合臨床實踐經驗簡化護理文書。④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和獎勵機制。

3.5加強學習和培訓護理業務 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內容是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護理技能,護理指征中最首要的就是過硬的技術、全面的知識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由于心內科和內分泌科患者病情復雜、用藥復雜,而護理人員年齡趨于年輕化,所以試點病房護理部針對不同疾病制定了不同的護理常規和觀察要點,對常用藥物和新藥說明書也進行了統一學習,對17項基礎護理操作進行了培訓,規范了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操作,并在護理技術操作中融入了服務理念和人文關懷,使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應急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6提供護理內容個性化、多樣化的微笑服務 提高護理質量最關鍵的是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護士真誠的微笑可以拉近與患者的距離,緩解醫患關系,為醫患溝通搭建橋梁的同時也為患者心理提供了一支安慰劑。

3.7加強護理人員溝通技巧的培訓 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除了過硬的護理技術,溝通技巧也十分重要??偨Y試點病房的臨床護理經驗可以發現,準確的用詞,簡明扼要的交流在日常護理溝通中必不可少,給患者的信息中盡可能少使用不確定性的詞匯,簡明扼要的交代清楚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學會察言觀色,通過觀察患者的表情和語氣適時終止溝通。

綜上,隨著人們生活觀念和生活水平的改變,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醫護人員,更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在做好基礎護理的同時,將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融入到日常護理工作中,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為患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參考文獻:

[1]姜麗,艾莉莉.醫院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實用醫藥,2007,2(7):124-125.

篇(5)

在21世紀的今天,國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醫護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長期以來,護患糾紛在全國各地都時有發生,不僅影響了醫護工作者的形象,也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對于重癥監護室而言,其中收治的病人大多都是危重患者,一旦護理工作出現疏忽,患者和家屬很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醫療事故[1]。由此可見,探究重癥監護室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策略與措施十分必要。

1 強化服務細節

1.1 口腔護理

口腔護理是重癥監護室基礎護理服務中的重要環節,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口腔液進行口腔護理,特別是氣管插管患者的口腔護理,先要吸盡口鼻腔分泌物,用生理鹽水沖洗口腔,然后進行口腔護理,更換膠布氣管插管膠布1-2次/天,對于牙關緊閉的昏迷患者我們要用開口器把患者口腔打開進行口腔護理。

1.2皮膚護理

重癥監護室重病人多數需要長期臥床,一些病人生活不能自理,護理人員要認真做好病人的皮膚護理,幫助患者進行床上擦浴,確?;颊咂つw清潔,這樣有利于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在實際操作中,護理人員要準備好充足的熱水,水溫控制在47-50℃之間,采用柔軟潔凈的毛巾為病人擦拭身體[2]。在擦拭患者面部時,不能將耳廓以及耳廓后部遺漏,在擦拭患者軀體時,應該將病人的上肢、胸部、腹部、背部分段清洗,患者身體的暴露部分要使用大毛巾遮蓋,擦拭完畢后,要立即擦干,防止患者著涼?;颊呱仙聿潦猛戤吅?,要更換干凈的溫水來擦拭下肢,之后再次換水,幫助病人擦拭會。在幫助病人擦拭身體時,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面色等體征,如果患者出現冷汗、面色蒼白等現象,要立刻停止擦浴,擦拭病人身體時,要注意動作輕柔,如果患者偏癱或者四肢傷痛,脫衣物時要先脫健側,后脫病側,穿衣物時要先穿病側,后穿健側。

1.3 呼吸道護理

為了保證患者呼吸順暢,護理人員要定時吸痰,每次吸痰前要聽診雙肺呼吸音及痰鳴音,防止患者發生窒息[3]。在我院重癥監護室中,護理人員每2h幫助病人翻身叩背1次,均幫助病人叩背,每次叩背持續10-15min,每葉3-5min,大約拍背250-300次,保證拍背后有效咳嗽,對于神志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還要指導他們深呼吸。

1.4 功能鍛煉護理

功能鍛煉可以促進運動器官功能恢復作用,包括平衡和協調功能鍛煉、肌力鍛煉等內容。在我院重癥監護室中,每天10:30-11:00、16:00-16:30護理人員幫病人做功能鍛煉,患者不能主動運動時,進行床上被動操作的鍛煉,按摩小腿防止靜脈血栓形成,足部應給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軟墊等物,使足與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防止足下垂。在病情允許情況下,對不能限制運動的部位要保持活動,鼓勵患者積極進行鍛煉,做床上操、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等。

2 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

住院環境對重癥患者的康復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嚴格控制室內的濕度以及溫度,保持室內安靜,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刺激,并且護理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時,要保護好患者隱私,如幫病員拉上隔簾等。此外很多儀器都具有報警功能,在不影響功能的情況下,護理人員要將報警聲音適當調低,避免突然報警時驚嚇到病人,夜晚時要避免燈光直射病人,不影響患者休息可以開地燈。

3 做好有效溝通

在重癥監護室的優質護理中,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消除病人及家屬的不良心理,我們經常用手勢比如“OK”鼓勵患者,或者經常握住病人的手,看著他們的眼睛,用眼神來鼓勵他們。另外要在病人床頭設置“一指明”溝通卡,把吃東西、上廁所、喝水等病人所需繪成圖形印在卡片上,病人只要指一指,護士便知道他需要什么。為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讓患者感到親切,進而取得患者的信任,拉近護患關系。當家屬來探視病人時,護理人員要主動迎接患者家屬,熱情做好自我介紹,耐心的把患者病情告訴他們,例如:“阿姨,今天爺爺能自己咳嗽了,大便也解過了”,“叔叔,婆婆早上睜開眼睛了,還和我握手了” 等等。[4]

4結論

重癥監護室中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護理工作面臨著更高的難度,筆者認為,為了落實優質基礎護理服務,重癥監護室應該建立護理服監管小組,對護理人員的日常的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并且護理人員應該認真做好每一個服務細節,積極做好患者的頭發護理、眼部護理、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等,另外住院環境對患者的康復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保護患者的隱私,積極與患者溝通,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取得患者的信任,筆者在此介紹了重癥監護室實施優質基礎護理服務的策略與措施,希望對醫護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2)-01-223-01

自2010年3月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以來,醫院領導高度重視,我科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在醫院各級領導的指導和幫助下,外科全體醫護人員積極地投入到示范病房的活動中,具體實施的措施如下:

1 營造科室服務氛圍 制定規范示范服務標準及各項護理常規和生活護理操作,組織大家進一步學習優質服務理念,利用學習、開會的時間組織大家把工作中遇到的服務難題,進行交流與討論。我們的整體護理人員對手術患兒的陪護人術前術后宣教與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患兒及其監護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2 夯實基礎護理,細化服務流程 為了提高護理質量,為患兒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護理,我們科室新增了兩名整體護理人員,新病人入院后整體護理人員接待領至病床,進行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指導。責任護士負責患兒的生活護理及其術前健康宣教。術后責任護士進行,功能鍛煉,飲食指導,出院指導。

3 提高護患溝通技巧

3.1 每月一次業務學習 學習內容廣泛:(1)交流溝通技巧如:患兒術后疼痛下床活動的交流方式,燙傷患兒拒絕涂藥的交流方式。(2)專科疾病的護理知識。

3.2 每周一次的專科疾病宣教日及家長座談會 給患兒的監護人講解如:疝氣、隱睪、闌尾炎、腦外傷、腸梗阻、腎積水、先天性尿道下裂等的發病原因及概念,術前和術后注意的事項。

3.3 每周一次生活護理 每周三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全科護士給患兒做生活護理。通過業務學習和開展家長座談會讓每一位護士切合實際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她們在護理過程中能有效的把所掌握的信息傳達給患兒及其監護人,取得了患兒及其監護人的信任,加深了護患關系。

篇(7)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5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669-02為了加強臨床護理的各項工作質量,國家衛生部2010年在全國的范圍內要求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該項工作標準要求,要建立健全護理工作規章制度,制訂并落實疾病護理常規和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及標準。建立護士崗位責任制,明確各級各類護士的崗位職責、工作標準和護理質量考核標準,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探索實施護士的崗位管理。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建立機動護士人力資源庫,保證應急需要和調配。經過3年以多的積極探索,很多二級醫院的各類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已經有了很大成績和效果。但是作為縣級的二級醫院,為了全面地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由于二級醫院規模和條件的限制,常常遇到了自身所特有的各類問題。所以必須采取相應的科學的對策措施,才能積極地推進優質的護理服務工作水平。1基層二級醫院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1缺乏完善的配藥中心以及中心藥房擺藥系統,保障系統不力總體來看,二級醫院很少具備完善的配藥中心以及中心藥房擺藥系統,因此要提高醫護人員護理服務,無形當中就會增加治療班護士的工作量,如果去藥房取藥,就無法同時兼顧護理工作。此外,二級醫院還存在著患者配餐難的問題,亟待解決。由于醫院配餐中心尚不完善,負責這一工作的醫護人員無法保證所有患者在同一時間能夠順利就餐,并且及時領到餐前或者餐后的口服藥。與此同時,后勤支持系統也相對薄弱的多,無論是后勤配送還是物流傳送,都有待提高、完善。如果要將患者的化驗標本進行送檢,或者是去領取一些醫療護理表格、一次性物品等,護理人員都需要走出病區才能完成工作,這就降低了工作效率。

1.2患者素質較低,規范和基礎性的護理工作量大首先來說,二級醫院所面對的病患者多來自農村或者鄉鎮,素質較低,衛生情況較差,對于醫護人員的各項護理工作依從性不高。因此,要想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水平,就會加大護士人員的基礎護理工作以及協助類工作,并且需要對患者的衛生工作進行時時督促。其次,長期以來,護理人員更傾向于進行治療性的護理工作,要想將其轉變為服務意識,具有一定的難度。相對于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的護理人員在進行整體護理工作時,基礎明顯不足,給向生活護理工作轉變增加了難度。

1.3患者缺乏自我保健意識,難以普及健康宣教工作首先由于縣級二級醫院所面對的主要是農村患者,素質水平較低,接受能力較差,缺乏一定的醫學常識基礎,在理解和掌握健康宣教內容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此外患者缺乏自我保健意識,對這方面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其次大部分二級醫院都是在近幾年里發展起來的,護理工作人員年齡普遍偏低,十分年輕。然而新護士往往缺乏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也給開展健康宣教工作增加了難度,這就需要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的素質。2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所應當采取的主要應對措施

2.1積極采取一些措施輔助保障工作調整排班是二級醫院首先采用的一項措施。在轉變護理模式時,作為二級醫院的護理管理者,應對支持保障系統內存在的不足要充分考慮,在調整護理人員的排班過程中要注意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其次要對治療保障工作進行加強,可以在醫院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增設輔助護理這一崗位,對招聘的具有醫學經歷的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完成培訓后再進行工作。送檢患者標本由外勤護士負責,領取藥品、物品等工作都可以由輔助護士協助護理人員完成,并且輔助護士也可以協助責任護士進行日常生活護理工作。

2.2努力加強基礎護理工作首先,提高患者的主動意識,為此一些二級醫院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擺放簡易剃須刀、洗腳盆以及擦腳毛巾都物品,供患者免費使用。其次要保證基礎護理工作切實落實。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服務意識培訓,轉變傳統觀念,樹立服務意識,提高護士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最后要垂直管理護理部。通過制定考評標準及各項考核指標,通過定期抽查患者來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考核,并實現獎懲,使基礎護理措施切實落實。

2.3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健康宣教工作一方面,可以采用健康溝通卡,卡片上可以寫一些日常鍛煉方法、飲食注意事項以及檢查注意事項等,并對其進行詳細講解。將患者需掌握的飲食種類、鍛煉方法等予以說明。同時,可以利用廣播這種媒體,提高患者理解和掌握健康宣教知識能力。最后,提高護理人員知識技術水平。積極制定健康宣講路徑,使得患者住院期間內所涉及的知識都有根有據,并且對護理人員人員加強專業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水平。參考文獻

[1]馬曉偉.夯實基礎、履行責任、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護理服務――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在2010年全國護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J].中國護理管理,2010(03).

[2]周麗娟,梁英,李雪玉,曹力,高柏青,張怡,寧毅軍.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做法與成效[J].沈陽部隊醫藥,2011(04).

[3]李芳,連玉紅,鄭玲,李敏,劉榮,劉麗萍,張燕,李莉.創“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實施中的體會[J].價值工程,2010(31).

[4]劉遠秀,覃碧蘭,葉秀儀.基層醫院病人滿意度調查對優質護理服務的啟示[J].全科護理,2011(22).

篇(8)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5(c)-0154-03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學者們和護理領域的管理者一直在探尋新的護理模式?!皟炠|護理服務”活動的開展正是順應時展的表現。浙江省溫嶺市中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領導為響應衛生部門號召,選擇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這一重癥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指導下制訂的適合我院實際的護理干預措施,并將其應用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并將該時段患者的臨床療效、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與優質護理服務開展前1年患者的以上指標進行比較,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優質護理服務前(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38例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和優質護理服務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46例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有無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分為常規護理組(38例)和護理干預組(46例)。在常規護理組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28~65歲,平均(43.67±12.28)歲;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3~8分,平均(5.26±1.38)分;機械通氣時間48 h~10 d,平均(4.26±1.28)d。在護理干預組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28~65歲,平均(42.97±11.88)歲;GCS 評分3~8分,平均(5.29±1.21)分;機械通氣時間48 h~10 d,平均(4.45±1.36)d。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平均年齡、平均GCS評分和平均機械通氣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護理人員接受常規護理組患者常規護理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加強患者呼吸道的管理、防止患者誤吸和細菌移植和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等常規護理,而對于護理干預組患者則接受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理,具體如下:①加強護理人員APACHEⅡ評分培訓: 組織護理人員學習APACHEⅡ評分方法,規范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②動態監測APACHEⅡ評分配置護理人員和實施護理對策:由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小組長動態監測APACHEⅡ評分,每隔4 h評估1次患者的情況,根據最新的APACHEⅡ評分結果調整護理對策。將APACHEⅡ評分總分分為3檔次,0~15分為1檔,16~25分為1檔,>25分為1檔,這3個等級分別代表不同病情嚴重程度?;颊逜PACHEⅡ評分總分為0~15分則護患比不超過1∶1;如果患者APACHEⅡ評分總分為16~25分,護患比增至(1.5~1)∶1,即增加每個患者的護理力量;如果患者APACHEⅡ評分總分>25分則護患比增至(2~1)∶1,嚴密觀察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各項指標,對各個細節進行專業護理,確保各項治療和護理措施及時并落實到位。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死亡率、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和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護理干預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死亡率均明顯少(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和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

護理干預組患者的基礎護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車禍、撞傷、擠壓、高空墜落和頭部外傷等意外傷害明顯上升,重型顱腦損傷是各種意外傷中最嚴重的損傷之一,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兇險、病情復雜多變、病死率高和預后差等特點[1-4]。如果患者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則容易造成患者脫機困難,明顯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嚴重者甚至危及重癥患者的生命,給家庭及社會帶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影響家庭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5-8]。研究顯示:護理工作在醫療服務中的作用巨大,其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預后[9-11]。本研究筆者嘗試性的探索了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指導下制訂的適合我院實際的護理干預措施在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應用效果。

自衛生部提出了“優質護理服務,有我就有滿意”的口號以來,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應用于臨床各大重點疾病[12-14]。但是,迄今為止,關于該理念應用于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研究報道所見甚少。本研究采用不同的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對2010年6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84例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結果發現護理干預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和死亡率均明顯少(低)于常規護理組患者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常規護理組患者的死亡率明顯高于護理干預組的(P < 0.05),而護理干預組的基礎護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這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15]。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 APACHEⅡ評分系統應用為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提供了整體的、連續的、個性化的的綜合護理服務,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具體情況了如指掌,根據患者綜合情況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接受不同護理人員配置和護理對策,規范了護理人員在為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的護理行為,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并且做到各項護理符合醫院甚至是衛生部相關標準,讓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水平均有進一步的提高,提高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② APACHEⅡ評分系統應用讓護理人員能夠意識到護理措施個體化的重要性,對自己負責患者的整體情況更為關注,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能夠為患者提供符合患者個人實際情況和病情嚴重程度的護理干預措施,滿足患者家屬對醫療服務提出的要求,提高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明顯減少住院費用,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基礎護理合格率,改善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Suskauer SJ,Trovato MK. Update 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for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nd agita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ldren [J]. PM R,2013,5(2):142-147.

[2] Mioni G,Mattalia G,Stablum F. Time perception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patients: a study comparing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J]. Brain Cogn,2013,81(3):305-312.

[3] 徐航.烏魯木齊市冬季嚴重腦外傷患者的急救及預后的回顧性病例對照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0):2406-2408.

[4] 張曉麗娜,衡新華,張小梅.云南省高海拔地區顱腦外傷預后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7):1770-1772.

[5] Niemeier JP,Perrin PB,Holcomb MG,et al. Factor structure,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Frontal Systems Behavior Scale (FrSBe) in an acutetraumatic brain injury population [J]. Rehabil Psychol,2013,58(1):51-63.

[6] 毛曉清,唐春蓮,楊超群.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3):2567-2568.

[7] 王芬梅,盧野,王召霞,等.重度顱腦創傷術后主要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4):99.

[8] 環曉鋒,杜娟,吳春燕.集束化護理在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運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2):71-73.

[9] Lorente L,Blot S,Rello J. Evidence on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J]. Eur Respir J,2007,30(6):1193-1207.

[10] 鐘慕賢,黎俊紅.完善基礎護理服務對提高優質護理質量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21):115-116.

[11] 周曉舟,曾繼紅,賴志鳳.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與分析[J].華西醫學,2012,27(3):424-426.

[12] 吳曉琴,宋錦平,郭晶.四川省各級醫院護理管理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面臨困難的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8):1696-1698.

[13] 顏桂蘭,李國祥,茍欣,等.優質護理在微創治療膽總管結石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81-282.

篇(9)

【關鍵詞】冠心?。槐O護病房;優質護理服務活動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影響人民健康和長壽的主要疾病,且ICU病房是醫院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的重要基地。為了真正意義上提高我院冠心病監護病房患者的護理質量,實現優質護理服務,我們以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監護病房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每組4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措施,評價兩組護理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監護病房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每組44例。對照組包括男28例,女16例;年齡45-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21±11.38歲;大學4例、中專9例、高中25例、初中以下6例。干預組包括男26例,女18例;年齡43-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32±12.42歲;大學3例、中專10例、高中27例、初中以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措施,具體如下:

1)針對危重病人多、病人陪護多,護理人員工作量大等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整體護理計劃和護理措施,在準確及時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實施細致入微的護理和心理疏導,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杜絕了壓瘡的發生,加強了各種管路護理,規范了重點科室間的患者轉交接流程和“腕帶”使用管理,建立了危急值登記和處置制度以及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有效防范了不良事件的發生。

3)為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能水平,每年舉辦兩期護理技能操作培訓班,結業后進行考試,要求合格率必須達到100%。每個月,醫院會組織一次護理學習,進行高難度護理理論培訓。而各科室也會組織護士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能培訓。

4)為了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醫院采取了許多配套措施。例如,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減少護士手工書寫內容;完善后勤物資下收下送制度,降低護士外出辦事頻率;改進護理工作流程,在工作量大的晨晚間護理及集中治療期間,增加護士人數;實行人性化管理,根據護士的個體需求,進行彈性排班。通過護理改革、觀念轉變、技能提升等諸多舉措,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讓護理工作真正貼近病人,讓優質護理成為一種“慣例”。

5)注重護理細節,比如病人保暖問題。首先,患者身上有很多導連線和各種管道不便穿衣服而將衣服反穿,雖然這樣也便于護理病人,但是反穿時衣服容易脫落,易暴露病人肩膀;對有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置管或有氣管切開的病人,在護理時不慎使被子往下滑暴露肩膀;意識不清、躁動的病人易使被子下滑暴露肩膀;ICU室內溫度是常年按要求控制在20-24度左右的,肩膀不蓋好容易使病人著涼。因此,應積極改進護理細節:除常規的護理方式即多關注患者蓋被子外,設計縫制“保暖護肩帶”,給易暴露肩膀的病人使用,既達到了方便觀察護理病人的目的,又解決了患者肩膀保暖的問題。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配對資料的t檢驗;設P

2. 結果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如表1,干預組患者投訴率、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優質護理是一項系統工程[1],不是短期行為,不能走過場。其目的就是能真正為社會提供“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為保證此活動落在實處,取得實效,我院院結合實際,開展了工作,其中冠心病監護病房由于危重病人多[2]、突發事件多、糾紛多等特點成為了優質護理活動重點科室之一。為了找出突破口,真正意義上提高我院冠心病監護病房患者的護理質量,我們以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監護病房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措施,結果發現,干預組患者投訴率、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國分類號】 R9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44-5511(2012)02-0549-01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人們不僅關注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時也關注服務水平的進步。近年來,衛生部尤其注重"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護理在臨床中的具體體現,因此,目前優質服務已普及到各級醫院的臨床。2009年至2011年我院預防保健科把優質服務的具體措施貫穿在嬰兒首次來科室預防接種的全程中,提高了滿意度。

1一般資料

本組對象308例均為首次到預防保健科進行預防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的母乳喂養的嬰兒。孕周37~40周,出生體重3700~3900 g,Apgar評分8~10分。母親均為初為人母,平均年齡29±1.6 歲,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42例,中專44例,大專以上207例。

2優質服務措施

2.1電子呼叫系統 避免就診時的擁擠及母親站立等候的疲勞,利于母親的休息。

2.2喂養指導 向母親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保證4-6個月充足的母乳喂養,6個月后及時添加輔食,避免營養性疾病的發生。預防新生兒喂奶發生溢奶措施(新生兒豎著抱起,并用手在新生兒背部拍兩下,將吞入胃里的空氣排出)。

2.3健康宣教 通過墻報、宣傳冊及工作人員的一對一方式進行:① 預防接種:按時完成基礎疫苗的意義、暫時不宜接種疫苗情況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②早期發育:讓家長多擁抱和撫摸及通過語言、唱歌、音樂與嬰兒交流,以促進其智力發育及與父母的情感聯系;④嬰兒常見病的預防知識:強調家長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和更換衣服,預防呼吸道感染,早期發現病情變化(氣管炎、肺炎)的要點。⑤預防小兒意外傷害;強調喂奶或喂藥可能引起窒息潛在危險及簡單的急救處理方法。⑥綜合指導:孩子的哭鬧原因分析,避免到公共場所或人多聚集的地方,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飲食以及大小便習慣。

2.4提供哺乳及母親間交流環境 哺乳便于母親及時的撫慰嬰兒;初為人母的母親通過互相的交流提高育兒的經驗,醫務人員參與其中,以便更能提供科學的綜合指導。

2.5協助照顧小孩、繳費 使母親真正感到醫院人性化服務的溫暖,從而增加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6熱線咨詢電話 將咨詢聯系方式告知家長,以便隨時咨詢。

3滿意度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調查表,在嬰兒母親結束來醫院目的后,護士直接與母親交談,母親對問卷理解后逐項填寫,當場收回。凋查表內容見表1,答案設計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共發放問卷308份,回收有效問卷308例,有效率100%。

4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嬰兒母親對護士態度及其健康宣教和便民措施滿意度均為100%,對所提供的其他優質服務措施未出現不滿意現象,見表1。

表1 308份有效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

5討論

5.1預防保健對兒童的影響 預防保健科是對健康兒童進行預防接種、提供防范疾病及健康成長所需知識的場所,它需要護理人員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滿足兒童及家屬對兒童保健知識的需求,因此,預防保健科的醫務人員可以稱得上是初為父母照顧寶寶的"老師"。

5.2優質服務的意義 隨著社會進步帶來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健康觀念的改變及醫學服務理念的更新,使人們對兒童保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各醫院預防保健科充分以健康專欄、標語、圖片、咨詢等多種方式向家長宣傳集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嬰兒保健知識,以達到家長主動配合醫務工作者和增強家長為嬰幼兒定期到醫院保健的意識[1]的目的。另外,保健科設立的咨詢電話,方便家長對育兒知識的咨詢,縮短家長與醫務人員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的為家長服務。

而為小孩及家屬提供"情感"、"親情服務"的服務[2-3]可達到寶寶父母與醫務人員建立伙伴關系及提高滿意度的目的。我院預防保健科通過熱情溫馨的健康宣教、發放健康處方、電話咨詢、人性化的便民措施(哺乳及母親間交流環境)、親情式的協助照顧小孩等優質服務措施,使初為人母的寶寶母親減輕了心理負擔,盡早進入母親角色,從而提高了母親對醫務人員的滿意度。

6小結

總之,健康宣教、電話咨詢、便民措施等人性化的優質服務能提高家屬的滿意度,利于醫院對社會的影響及增加醫院的社會效益。由于家屬照顧寶寶、工作忙、睡眠不足等多種因素導致家長身心疲憊,各種負性情緒應運而生,因此多種形式(電話、信息、網絡課堂)的健康宣教延伸到家庭(預防針溫馨提醒、體檢)及共同撫養健康寶寶、提高家庭生活質量是我們預防保健科日后發展的主要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 韓菊蘭.健康教育在嬰幼兒保健門診中的應用體會. 齊魯護理雜志,2006, 12(1):69.

上一篇: 大學入學教育總結 下一篇: 鑒定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 | 久久777香蕉电影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亚洲图片另类在线日韩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在线视频国产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