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0 03:06: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當代美術教育發展趨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美術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為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人文教育的培養教育已成為大部分學校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但我國當今美術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
1.1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
長期以來,美術作為次要科目在學校存在。不論是學校還是學生都不重視,導致美術課堂經常被“主科”霸占。學校缺乏對美術學科的資源投入,較少展開相關的美術活動。雖然近年的素質教育的推行和人們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但大部分學校對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仍有待提升。
1.2美術教育的思想偏離主旨
美術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教師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和技能,發展和傳播美術文化以及在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提升審美能力,發展智力和創造力”。但當今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無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無可避免地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美術教育中同樣不例外,在參加藝考、特長加分等升學考試前應試教育模式的學習尤為明顯。這種教學模式使美術教育的思想離原來的主旨漸行漸遠,不利于美術教育的長遠發展。
1.3美術教育的模式單一
在我國的美術教育中,受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學科結構論的影響,對美術能力的培養采用嚴謹的教材、嚴格的課程來進行系統教學。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模式長期以老師的“一言堂”為主,導致課堂過于刻板、單一,學生容易感到枯燥,對美術失去興趣。課堂模式大多以室內學習為主,很少走出課堂去觀察、采風,這大大削弱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4美術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待提升
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自身扮演著主導的角色。因此,老師在引導學生創作時要把握好指導的尺度。目前,大多數中小學美術教育里,美術老師都會展示范畫給學生參考學習,以便學生在腦海更容易形成意象。但正是因為已有的意象,學生缺少思考的步驟,造成學生的作品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所以美術教師應反思如何有效發揮其主導作用。
1.5學生自主創作思維受限
我國的教育過于模式化,致使學生的創造力思維受到很大的影響。而歐美國家提倡法國哲學家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和美國教育家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在創作中展現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在宋徽宗時期,畫學的畢業考試要求是:“考畫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態形色具若自然,筆韻高簡為工。”這體現中國當時提倡是不可模仿前人和要創作出個人的風格。但發展到今天,我國學生的思維模式卻受到種種限制,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
2美術教育的新趨向
2.1明確教學目標,發展創造力為要務
在中國式的教育里長期缺乏對創造力的培養,我們要借鑒西方國家的教學經驗,以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為主。以發展創造力為要務的美術教育應從教師指引做起,教師應營造一種寬松的教學環境,鼓勵他們自由創作、自由發揮,不要局限在狹窄的思維空間中。在課堂上,應多嘗試走出課室到博物館參觀、實地考察采風、開展藝術節。老師在教學上要更注重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實行因材施教。這樣的發展趨向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富于個性的創造力。
2.2地方文化作為美術教育特色教學重點
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燦爛悠久文明的國家,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把豐富的地方特色藝術文化融入美術課堂。例如,浙江的新倉鎮是服裝之鄉,新倉中心小學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童趣布藝”校本課程。四川省的小學美術教學中,積極融入漢闕文化,開展多項主題創作活動,如我是闕鄉娃、我心中的神獸等等。廣州的海珠區大元帥府小學邀請廣彩大師、咸水歌專家、宮燈制作的民間藝人陸續走進課堂和越秀區廣中路小學對通草畫進行探究與實踐,并開展通草畫展。特色的地方藝術課題也逐漸在各地區開展,未來將成為中國美術教育的教學重點。
2.3運用藝術與科學技術結合的形式教學
以科技推動傳統文化傳承,成為我國文化教育的新趨勢。美術教育也應當緊跟時展的步伐,將美術教育結合現代科技的形式來教學。目前,國內的一些實力較強的學校已經嘗試將VR(虛擬現實)技術引入小學的英語、語文和體育課堂,并發現學生在VR技術生成的三維虛擬世界中學習會更容易掌握所學的技能。將地方文化結合VR技術引入美術課堂,讓學生借助VR技術走近民間工藝大師的工作坊,近距離欣賞工藝精品和在大師身邊學習工藝精品的制作過程。
2.4師資建設隊伍水平提升
美術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指導工作等等程度的高低都對孩子們在藝術上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我國目前對美術教師自身的專業要求越來越高,有研究生學歷的美術教師投身到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師資總體水平有了一定提升。另外,教師的教學方法呈現多元化特征,以鼓勵的教學方式為主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我國美術教師有了更多的專業培訓、交流學習的機會。這有利于美術教師的能力提升,從而影響到我國美術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雅楠.當前美術教育現狀及發展分析[J].北方文學(下),2017(08):182.
[2]王佳菥.中國近代美術教育的開端[D].湖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劉可瑩 單位:廣州大學